何晓顺
何晓顺,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东院院长。器官移植科教授、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中国名医百强榜、岭南名医、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国务院特殊津贴、2017年度全国十大科技创新人物、丁颖科技奖获得者。中国器官捐献专家委员会委员,卫生部人体器官移植临床应用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器官捐献与移植委员会委员。卫生部移植技术工程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山大学器官捐献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肝病学会副会长、器官移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外科杂志》、《中华实验外科杂志》、《中华器官移植杂志》等编委。
个人履历
何晓顺,医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保健专家。1988年开始从事器官移植及肝胆外科工作,擅长肝移植治疗各种肝硬化,肝癌及重症肝炎;胰肾联合移植、小肠移植以及多器官移植。已开展1300余例肝移植;主持开展了亚洲首例成功的腹部多器官移植,被评为当年“中国医药科技十大新闻”之一;开展了国内首例肝移植联合胰十二指肠切除治疗肝胆道恶性肿瘤;开展了国内首例单段肝移植;华南首例劈离式肝移植、双供肝移植、含肝中静脉的超右半肝移植、国内首例公民器官捐献的肝移植、亚洲首例“二肝三受”肝移植等;开展了国内最小年龄(三个半月)的婴儿肝移植和亚洲最高龄(75岁)的肝移植;主持开展了国内主持开展了国内首例母子亲体小肠移植;胰肾联合移植、肝肾联合移植、心肝联合移植等一系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移植手术。他所领导的器官移植中心是国内移植种类最多、规模最大、疗效最好的移植中心之一。并成为“中国肝移植培训中心”、“中山大学器官捐献研究中心”及“卫生部国际合作司香港扶轮社器官捐献国际合作项目”执行单位。先后多次主持国际学术会议并代表中国移植界在WHO介绍中国器官移植。2017年,何晓顺教授团队通过一系列的技术创新成功实施了全球首例“无缺血”肝移植术,达到了器官在生理状态下的理想移植。缺血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降为0,肝损伤指标下降86.1%,《美国移植杂志》评价这项技术“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着器官移植将进入热移植时代”
研究方向
1. 肝移植治疗肝硬化、重症肝炎、原发性肝癌
2. 胰肾联合移植治疗糖尿病合并终末期肾病
3. 多器官移植治疗上腹部恶性肿瘤,肝硬化合并糖尿病
4.小肠移植治疗短肠综合症
5.心脏移植
6.无缺血肝移植
主持科研
1. 国家863计划器官移植关键技术子课题:影响移植物存活相关感染性疾病的诊治策略(288万,2012-2015)
2.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MicroRNA分子标记物在预测肝移植术后早期排斥反应中的应用价值(60万,2013-2015)
3. 卫生部部属(管)医院临床学科重点项目:改善心脏死亡供体器官质量的临床与实验研究(400万,2010-2012)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Adiponectin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抗肝细胞凋亡机制(60万,2009-2012)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脂肪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calpain 2对自噬的调控作用及机制研究(80万,2012-2015)
6. 卫生行业科研专项子课题:心脏死亡供者器官活力评估、体外修复及肝移植关键技术标准的建立、优化与推广(65万,2011-2013)
7.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小体积肝脏移植相关应用基础研究(65万,2008-2010)
8.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腹腔多脏器移植的关键外科技术的研究(25万,2008-2010)
9. 广东省科技计划临床医学重点项目:牛磺熊去氧胆酸胶囊用于肝移植术后辅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开放性、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60万,2011-2014)
10.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博导类课题:器官缺血再灌注过程中供、受体TLR4信号对调节性T细胞的调控机制及研究(8万,2011-2013)
11.卫生部医疗服务监管司委托办事经费:DCD捐献器官质量控制标准研究(5万,2010-2012)
12.主持 卫生部部属(管)医院临床学科重点项目:劈离式肝移植的实验和临床(200万,2009-2010)
13.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脑死亡供肝作为临床肝脏移植器官来源的实验及临床研究(5万,2008-2010)
14.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50万元, 教育部
15. 器官簇移植及其免疫耐受形成机理的实验及临床研究。广州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15万)
16. 原位肝移植治疗重症肝炎的临床研究。广东省科委攻关项目.(20万)
2001-2003
17. 胆汁中的粘附分子表达与肝移植排斥反应的关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万) 1996-1998
学术兼职
卫生部人体器官移植专家委员会 委员
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专家委员会 委员
卫生部移植技术工程中心学术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肝病学会 副会长
中山大学器官捐献研究中心主任
广东省器官捐献专家委员会 副组长
广东省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 副主任委员
中华营养学会器官移植学组 副组长
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 常委
国际肝移植学会 会员
澳大利亚新西兰器官移植学会 会员
国际消化外科学会 会员
中华外科杂志 编委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编委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编委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编委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编委
中华营养杂志 编委
国家自然基金 评审专家
教育部出国留学基金 评审专家
J.HEPATOLOGY,RES.编委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审稿人
Cli. Exp.Transplant. 审稿人
《Current Opinion in Organ Transplantation》 编委
获奖情况
全国十大科技创新人物,2017年
2.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2017年
3.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16年
4.广东省丁颖科技奖,2016年
5.广州市科学技术市长奖,2016年
6.公民身后器官捐献的支撑技术与推广应用,2016,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7.腹部多器官移植及器官联合移植的技术创新与临床应用,2015,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8.原位肝移植的系列研究,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5,证书编号:2004-J-252-2-05-R02
9.腹部器官移植的技术创新与基础研究,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2009,证书编号:200902188U0101
10.器官簇移植和联合器官移植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0年,证书编号:B15-0-1-02-D01
11.原位肝移植的系列研究,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5;
12.原位肝移植的系列研究,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004
13.原位肝移植的系列研究,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4
14.原位肝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广东省医学科技进步一等奖,1998
论文专著
胆道肿瘤学前沿 人民军医出版社 主编2012
器官移植临床护理学 广东科技出版社 主编2010
多器官移植与联合器官移植 广东科技出版社 主编2009
器官捐献500问 广东省科技出版社 主编2004
中国肝脏移植 人民卫生出版社 副主编2000
器官移植并发症 上海科技出版社 2003
腹部外科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临床肝移植 SANDOZ 1996
肾脏移植 广东科技出版社2000